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xk.com(24小时服务)

从“无中生有”到“有声有色”!这位老委员娓娓道来:星空体育网页版登录不了了

 
  • 详细介绍
  • 费用包含
  • 费用不含
  • 注意事项
        常州,既无名山大川,又少名胜古迹,旅游资源相对匮乏。但常州人不甘人后,敢想敢干,勇于开拓,善于创新。2001年,常州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年来稳居江苏旅游第一方阵,成为华东旅游的亮点和长三角新兴的旅游明星城市。自1979年起,我先后在旅游企业和旅游局工作30多年,参与和见证了常州旅游从“无中生有”到“有声有色”的发展历程。       随着1978年我国开始对外开放,外国客人争相涌入,常州外事旅游事业发展的帷幕也徐徐拉开。1978年6月,常州市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城市(乙类地区)。同年12月30日,中共常州市委决定撤销1976年成立的常州市革命委员会接待处,建立常州市革命委员会外事办公室(后改为常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以下简称外办),下辖小营前招待所(后改为小营前饭店、常州大酒店)、长生巷招待所(后改为常州宾馆)、东大街招待所(后改为公园路招待所、宫苑宾馆)、东风路招待所(1980年撤销)和外办车队(后改为外事旅游汽车公司),主要负责“协调全市的外事活动和涉外活动以及承办来常的重要内宾接待服务事宜”。1979年我被分配到外办车队,当时车队共有40多辆小车,多数是上海牌轿车和苏联的嗄斯吉普车,后为接待外宾陆续购置了一些进口日产车。1983年8月,我调到小营前招待所,当时招待所主要接待内宾和会议,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常州成为全国中小城市学习的“工业明星城市”,各地纷纷来常参观、开会,但当时招待所的大部分客房都还没有空调、电视和电话,甚至没有卫生间。1985年2月,常州被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列为对外经济开放区(甲类开放区),来常的外宾和入境旅游团队数量直线上升。据统计,自1978年对外开放至1985年底,我市外办系统共接待外宾30695人,其中,邀请外宾3493人,外国客商10021人,外国团队旅游者17181人。市外办遂决定在小营前饭店扩建常州大厦(后改为常州大酒店),1986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当时我是小营前饭店副经理兼筹建处副主任,负责设备和装修工程。经过4年建设,投资近4000万元的常州大酒店(18层)于1990年8月1日局部试运营,至12月底全部竣工。时任市长杨晓堂在酒店试运营仪式上说:常州终于有了第一个国际三星级酒店,常州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这样的酒店。      ▲ 1990年12月常州大酒店全面竣工统计数据显示,“七五”期间(1986-1990)我市接待的境外客人总数比“六五”期间(1981-1985)增长了73%,1990年我市外事旅游系统(包括常州大酒店、常州宾馆、江南春宾馆、宫苑宾馆、外汽公司、国旅、中旅、旅游商品公司等)旅游收入比1980年增长近50倍。来常外宾数量的迅速增加,推动了我市外事旅游系统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常州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1991年1月,常州市旅游局成立(与市外办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履行“协调管理全市旅游事业发展”的职责,带领常州旅游从资源匮乏的“贫困区”走向创新创业的“开发区”。      为了改变“先天不足”的局面,我市逐步开发建设旅游景点。时任溧阳县委书记杨大伟打响了第一枪,1992年,溧阳利用沙河水库开发旅游,邀请省旅游局和加拿大专家帮助规划,并迅速启动建设,后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1993年,金坛茅山乾元观修复开放,1995年建成金牛岭索道,直达茅山顶峰。市区也相继建成了亚细亚影城、舣舟亭半月岛、长江国际射击城等景点。1997年2月1日,国家地质矿产部和常州市政府在江南春宾馆签订建造中华恐龙馆的合作协议。9月20日,中华恐龙园在新区奠基开建。2000年9月20日,恐龙园建成开放,一举成为常州旅游标志性景区和龙头产品。   ▲ 2000年9月20日中华恐龙园开园   以前常州旅游既无产品,也无名气;而有了新产品、好产品,就要全力推广出去,把游客引进来。1993年,我调任中国国际旅行社常州支社(后改为常州国旅)总经理,市领导和外办要求国旅发挥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龙头作用,带头宣传推介常州旅游产品线路。1993年12月,我们率先组织了数百名退休老工人、老教师、老干部免费游览天目湖;1995年,在茅山设立国旅办事处,推出“茅山一日游”;1995年8月,市政府副秘书长童方云(兼任市外办主任、旅游局长)提出“小常州要走进大上海”,派我去上海打前站。当年9月20日,第一场常州赴上海旅游推介会举行,重点推出“好山好水好地方”——常州茅山、天目湖两日游,9月28日,上海春秋旅行社组织的首批上海游客(一个火车团、一个汽车团)就到了常州。   1997年8月1日,市旅游局和外办分设,纳入政府工作部门序列,我市旅游市场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市旅游局邀请上海各大报社、东方电视台、江苏卫视等31名记者来常考察,为常州撰文29篇,并拍摄了《好山好水好地方》《古寺名塔古运河》《名人名馆名建筑》等专题片,在上海东方电视台播放。我们还邀请上海40多家旅行社负责人来常考察线路、互动合作,逐步打开上海这个华东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1999年12月30日,我市旅游市场工作会议提出,2000年以“千禧龙年游龙城”为主题,全力推出四大精品旅游线路,即:好山好水好地方(茅山、天目湖、环太湖);古寺古塔古运河(天宁寺、文笔塔、篦箕巷—东坡公园);名人名馆名建筑(瞿秋白纪念馆、刘海粟美术馆、屠一道根雕馆);龙城龙园龙文化(中华恐龙园、淹城遗址、梳篦厂)。2000年7月底恐龙园开园前夕,市旅游局组织30多家旅游企业赴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扬州、镇江等城市推介“千禧龙年游龙城”精品线路。   经过多年开发,常州旅游得到了长足发展。至2000年底,全市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的景点有6个,天目湖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级旅游景区,中华恐龙园建成开园、一炮打响。全市接待中外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也首次超过南通、徐州、连云港等市,位居全省第六,有力推动了常州旅游从有到优的转变。      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01年常州成功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是常州旅游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转折点。这不仅是拿到了响当当的牌子,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优过程,改变了“作为工业城市的常州,不需要也不可能发展旅游”的思维定式,逐步形成了全市上下都来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浓厚氛围,常州旅游从此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对常州旅游提出了“旅游倍增计划”这一新目标,要求到“十五”期末,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要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并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为此,市旅游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巩固扩大创优成果,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四化”:   项目建设精品化。坚持以规划为龙头、项目为抓手,以“四高四大”打造旅游精品。一是项目规划起点高、手笔大。如天目湖、恐龙园和太湖湾三个总体规划都分别通过国际招标编制完成,其中两项获得江苏省优秀旅游规划奖(一共5项)。二是项目建设标准高、投入大。我市旅游项目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达212亿元,年均40多亿元,在全省名列前茅。春秋淹城和环球动漫嬉戏谷等投入都超过20亿元,实现了武进4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成为常州旅游新的增长点。三是项目推进效率高、力度大。每年年初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市政府分管领导都与辖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签订责任状或下达任务书,重点旅游项目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四是项目运营水平高、成效大。各旅游景区(点)不断提高运营水平和经济效益。2010年,环球恐龙城、天目湖度假区营收稳居全省景区前五位。   ▲ 2010年4月29日淹城春秋乐园开园   宣传促销立体化。以“五位一体“开拓旅游市场:一是媒体宣传,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和上海、浙江、北京等地电视台和中国旅游报、台湾旅报、南京禄口机场、沪宁高速公路、京沪旅游列车以及北京、台北的公交车身等多种媒体投放常州旅游广告。二是市场推介,在连续多年主攻大上海,做足长三角的基础上,2008年首次北上,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地举行旅游推介会,2009年又南下福建和珠三角地区巡回促销,2010年起先后到武汉、西安等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同时,台湾市场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三是以旅拉旅,在宣传促销过程中十分重视旅行社同步跟进,对我市各旅行社下达地接任务,并逐步从考核一日游发展到考核奖励二日游。举办“千家旅行社相约常州”活动。四是节庆活动,每年精心组织中华龙城(常州)旅游节、天目湖旅游节、茅山登山节等节庆活动,以节造势,借节促销。五是网络营销,2007年和常州移动公司、中国常州网携手,在全省率先推出《旅游时尚》彩信杂志,每周定期向20万个手机用户免费发送,成功举办了中国(常州)旅游电子商务大会。   要素配套产业化。坚持旅游要素协调配套、同步发展,特别是抓住要素产业链,重点突破食、购、娱,拉长短腿变亮点。一是制订、实施《常州旅游商品开发(2004-2006)三年行动计划》,每年举办常州旅游商品创新大赛,初步形成了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旅游食品(土特产)和旅游装备品四大系列。江苏省第一、第二届旅游商品博览会均在我市举办,常州被省旅游局命名为全省唯一的“旅游装备品(生产、销售)集散中心”。二是制订、实施《常州旅游餐饮开发(2007-2009)三年行动计划》,先后举行了常州名菜大赛、常州名点、名小吃和品牌农家菜评选,“走遍神州、食在常州”逐渐成为常州旅游的一张新名片。三是制订、实施《常州旅游休闲娱乐开发(2009-2011)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评选出首批18家旅游休闲娱乐推荐场所。同时,其它旅游要素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30家,其中4A级以上11家;旅行社104家,在国家旅游局评定的“全国国内百强旅行社”中我市有4家进入前50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旅游星级饭店达到了65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22家;旅游客运企业16家,旅游客运车辆524辆。   管理服务品质化。一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制订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旅行社、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商品企业和旅游车船企业六大类企业综合考评标准,每年通过自评、互评和抽查考核,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旅游企业。2008年,会同市质监局编制完成《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标准》,成为江苏省地方标准,也是全国第一个旅游信息化服务类地方标准;2010年,由中华恐龙园主编的《主题公园服务规范》通过专家审定,成为国家标准。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制订、实施《常州旅游教育培训(2008-2010)三年行动计划》,连续三年举办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研讨班和龙城旅游论坛,举办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景区和纪念馆讲解员、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岗位技能等各类培训班,参加人数近2000人次。连续多年联合市总工会和劳动人事部门等组织旅游技能大赛,在2005年全市第八届职工技能大赛16个工种比赛中,旅游行业有43人获得职业技能状元和能手称号,占全市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常州还创下了在国家旅游局组织的4届全国比赛中每届都夺得一项金牌的四连冠记录。   数据显示,2004年我市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提前一年实现“旅游倍增计划”;2008年又实现第二次倍增,游客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破200亿元;2010年常州接待游客人数达2838.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9.72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6.58倍和9.18倍。常州连续10年稳居全省第四,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市。      “十二五”开局之初,常州旅游佳讯频传,在2011年5月13日江苏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常州和苏州、扬州、徐州4个设区市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常州还作了交流发言。同年6月14日,我市召开了700多人参加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实现从旅游大市到旅游强市、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并举、从华东旅游新亮点到华东一流、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三大转变”。随后,市委、市政府出台《常州市转型升级创新“510”行动计划》,旅游被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五大类产业之一;市政府印发《常州旅游业实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常州“十二五”高等级景区创建计划》和《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全力推动旅游强市建设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我市旅游项目与品牌建设再创佳绩,建成了武进花博园并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中华孝道园、环球恐龙城迪诺水镇、天目湖水世界、金鹰水族馆、嬉戏谷二期嬉戏海等一批大型旅游项目建成运营,天目湖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武进太湖湾、金坛茅山和长荡湖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南大街商贸休闲旅游区、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华孝道园和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东方盐湖城盐泉小镇一期和华夏宝盛园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增强了常州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面整合区域资源,融合发展相关产业,推动我市旅游产品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质量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和旅游成果全民共享。尤其是随着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成功、大运河(常州段)成为世界遗产以及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建,我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域旅游再上台阶。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塑造高质量旅游明星城市的实施意见》和《常州市文旅休闲明星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乐园之都”“闲逸山水”“美丽乡村”“食美常州”“康体颐养”“亲子研学”六大产品体系;编制实施《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总体规划》和《常州市老城厢文旅提升规划》,整体推进常州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先导段(东坡公园至中吴大桥)建设和7.4平方公里老城厢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商旅融合发展,完成青果巷和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等项目,构建了“城景一体”“城河一体”发展格局。   2019年,我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94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97.6亿元;2020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64.65%和69.2%,恢复程度分别为全省第二和第三。2020年底,溧阳成为我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常州市政府又及时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意见》,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和产城融合,并提出“十四五”期间常州市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助力实现“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目标。▲ 2020年11月30日溧阳成为常州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回顾常州旅游的发展历程,其最突出的特色和亮点就是坚持创新驱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思路创新无中生有:旅游+创意。通过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提升、放大现有资源价值。通过创意创新来培育、创造新的资源,实现从资源的存量整合到增量创造。二是产品创新转型升级:旅游+休闲。2009年专门编制实施《常州市休闲度假旅游规划》(全省第一个,2013年国务院颁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并将当年定为“常州休闲旅游年”,全力推进旅游度假区建设和温泉休闲、乡村休闲、园林休闲、养生休闲、美食休闲等新产品开发。三是业态创新融合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推进旅游业与工业、商业、城镇、乡村、文化、体育、科技、教育及百姓生活融合发展。比如在发展农业旅游方面,建设一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常州市美丽乡村和观光农业产业园、休闲农庄等,既提高了农业增加值,又形成了旅游增长极。四是科技创新智慧旅游:旅游+互联网。先后制订、实施两个《常州旅游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常州智慧旅游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开发了常州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和“文旅常州云”“常州全域旅游智慧平台”等。2012年,我市成为首批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2015年中国“旅游+互联网”大会在常州举行,我市被授予全国唯一的“旅游+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落户常州西太湖,运行良好,进一步推动了常州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常州旅游从“无从生有”到“有声有色”,是全市上上下下共同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常州旅游靠创造,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心共建明星城,龙城明天更美好!   (作者系十三届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委工委原主任)   

Copyright © 2014-2024 星空体育平台旅行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1412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