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xk.com(24小时服务)

关于浦东新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星空体育在线官网

          关于浦东新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年1月11日在浦东新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现向大会报告浦东新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以下简称“《引领区意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稳中求进,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见表1)   表1:2021年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   完成情况   年度目标   绝对值   同比增长   1   地区生产总值   预期性   15352.99亿元   10%   增长7%以上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预期性   1173.7亿元   9%   稳定增长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预期性   2716.18亿元   10.8%   增长10%以上   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预期性   12442.53亿元   14.8%   保持1万亿元以上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预期性   6089.44亿元   占48.9%   23%   42%以上   6   商品销售总额   预期性   56494.69亿元   19.2%   稳定增长   7   外贸进出口总额   预期性   23886.07亿元   13.4%   稳定增长   8   实到外资   预期性   107.03亿美元   占全市47.5%   14.2%   占全市比重力争达到48%左右   9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预期性   45件   —   35件   10   企业研发投入   预期性   —   —   保持较快增长   1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预期性   80746元   8.2%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2   社会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   约束性   50.5%   —   45%   13   新增就业岗位数   约束性   15.44万个   44.3%   10万个   14   本市户籍城乡登记失业人数   约束性   29474人   控制在31671人以内   —   完成市下达任务   15   新增养老床位数   预期性   1814张   超额完成1700张目标   —   完成市下达任务   16   保障性住房开工(筹措)面积   约束性   161万平方米   —   150万平方米   17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约束性   75.6%   —   60%   18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约束性   —   —   完成市下达任务       注:企业研发投入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年度数据。       (一)以引领区建设为统领,改革开放新举措加快落地   《引领区意见》各项重大任务全面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加强与国家部委协调沟通,全面配合做好文件审议过程中的服务支持工作,推动《引领区意见》出台。落实上海市《推进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行动方案》,研究制定《浦东新区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实施方案》,明确100条450项具体任务,对中央《引领区意见》和市《行动方案》的任务全覆盖,一批重大改革任务、重大支持政策、重大平台项目、重大功能引领计划、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法治保障需求加快推进,278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或标志性成果。“十四五”规划工作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31项区级专项规划和10项区域规划陆续发布,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方案,明确重大指标、重大布局、重大任务、重大项目共394项工作任务,在重点产业、“15分钟服务圈”、国资国企、环保等领域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成立国家、市、区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专班,按照“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的要求,探索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深化研究首批综合授权事项建议清单,初步形成了涵盖发展现状、政策瓶颈、风险防范、法律依据等要素的政策细化表。重点行业领域集成改革加快实施。与海关探索建立与集成电路供应链发展相适应的便利化监管模式。联合监管制度创新成果向保税区企业拓展,完成多批次特殊物品进境。国内金融租赁行业首单自贸试验区SPV跨境设备租赁创新项目落地。加强与临港新片区协同发展。与临港新片区共同制定实施《关于建立临港新片区参与共同落实引领区建设重大任务的工作机制方案》,梳理形成临港新片区牵头推进引领区建设事项4项,共同推进事项247项,协同落实事项162项,共413项事项清单。加快推进落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加快落实国家战略推动一体化创新发展合作协议》,协同推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更高质量发展、更高品质城市建设、更高效率运行保障,提升浦东新区与临港新片区改革开放联动、创新发展协同水平。首批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正式出台。成立区委推进浦东新区法规立法工作小组,统筹推进浦东新区立法工作。建立浦东立法需求征集工作体系以及法治保障工作规程,提升立法效率和质量。在市、区共同努力下,首批“6+2+1”法治保障制度成果正式推出:“一业一证”“市场主体退出”“企业破产”“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非现场执法”等6部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上海市数据条例》浦东专章,首部管理措施《浦东新区关于率先构建经济、社会、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同时,形成2022年“1+8+3+6”的浦东新区法规及10部左右的管理措施计划,建立常态化需求征集更新动态调整机制。   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对标RCEP、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深化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创新。扩大开放取得新成效。全国首家中外合资天然气贸易公司、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商业理财公司等一批服务业开放项目加快集聚,全年新落地服务业扩大开放项目540个,累计落地达4201个。贸易便利化改革不断深化。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正式揭牌,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全国综保区内第一条进口汽车检测线在机场综保区投入运营。自贸试验区与科创中心建设联动发展。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保税仓库试运营,便捷通关业务规模化运营,全年共操作便捷通关业务679票,货值1637万美元。                   表2: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功能建设主要成效   片区   主要情况   临港新片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分解出的78项任务已完成90%,特殊支持政策80项任务基本完成。在全国率先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揭牌并正式启动运营。在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领域完成首家企业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试点。复旦临港产业化创新平台、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上海工创中心等首批科创平台入驻。上交所临港新片区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揭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二期封关验收,全力推进三期扩区。两港大道快速路、S2两港大道立交、申港大道改建工程等项目完工并顺利通车,上海天文馆正式开馆,星空之境海绵公园开园,北岛水上乐园运营。   保税区片区   持续推进离岸转手买卖服务系统“离岸通”建设,完善企业信用画像、国际货物运输、境外港口装卸、境外海关报关数据覆盖等。首次在同一库区实现了铜品种“国内期货、国际期货、国内现货、国际现货”四个市场的全流通。推动自贸壹号纳入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第一批名单。推动药明康德、药明奥测列为张江高新区自贸保税园特殊物品入境“白名单”企业。浦东机场机动车公共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全国综保区内第一条进口汽车检测线同步投入运作。森兰电竞多功能馆启动试运营。   张江片区   稳步推进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首批73个“五个一批”项目除硬X射线项目外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第二轮“五个一批”82个项目中超过半数竣工,科学之门8个地块正加快实施。全面启动第三轮102个“五个一批”项目建设,年内已开工60个。积极推进MAH、新药上市注册落地,推动康希通信、VIVO研发中心、舜宇奥来半导体、八亿时空等优质项目落地。   陆家嘴片区   加快打造金融机构集聚高地。新引进持牌类金融机构26家。新引进全国第2家、第3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等10家国际资管机构,共集聚110家各类外资资管公司,占全国90%以上,发布《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区若干措施》,启动“陆家嘴全球资产管理伙伴计划”。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1家,累计达134家。新引进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企业10家,累计融资租赁企业219家、商业保理企业136家。引进Manner全国首家轻食店等重点项目,以及一批衣、食、住、行、娱领域的优质品牌,助力建设全市第一商圈。举办第三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陆家嘴全球专业服务商战略合作招商推介会德国专场等一批国际性重大活动,面向全球开展《引领区意见》宣传推介。   金桥片区   引进嘉里集团、小米研发基地、斑马智行、睿智医药、澎立生物医药、芯跃半导体等45个重点企业项目。新增跨国总部2家,3个亿元楼宇,年度获批高新技术企业99家,创历史最佳。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正式获批,成为国内首条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金桥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等控详规划获市政府批复。上海国际财富中心项目竣工,啦啦宝都整体开业,金鼎天地、浦东足球场周边区域11个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   世博片区   引进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总部(分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营销中心(上海)等,其中注册资本超过亿元的项目10个。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正式交付使用,SK大厦基本建成。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正式挂牌。澳大利亚力拓矿业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走通“美元签约、人民币结算”路径,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首个案例。太古里商业综合体正式运营。打造世博文化演艺集聚区,已引进52家文化企业。发布“云漫游世博-上海世博文化旅游推广平台”,并举办4次“世博秀带”直播活动。前滩31文化演艺中心加快建设。上海宋城世博大舞台正式开业。自贸试验区内最大的综合性外资医院莱佛士医院开业。世博文化公园北区正式对外开放。       区域协同发展辐射作用持续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东南亚分中心揭牌运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开始承接全国范围内出口沙特产品认证业务,“一带一路”国别(地区)中心涵盖14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GOC)稳步推进,亚太运输资产保护协会(新加坡)上海代表处、国际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上海办公室等一批国际组织落户。长三角一体化龙头辐射作用日益凸显。发起成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合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制度创新。持续推动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建设,目前已有35个联盟城市和17个基地分中心,建立拥有5000多家科创企业的上市储备库。上交所临港新片区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揭牌。建设“金证创通”科创金融服务平台,支持长三角科创企业与基地联盟成员单位在线对接。国家药品审评检查、国家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落地张江并启动运营。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范围向长三角延伸。   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在2021年开展的2020年国家对全国国家级新区和全市对各区营商环境测评中均位列第一,“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一业一证”改革继续深化。首批31个试点行业已全面落地实施,25项国家部委实施事权的受理和发证环节已承接到位,发出行业综合许可证2200余张。在全国率先实行基于行业综合许可的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首批面向便利店、超市、饭店、咖啡馆、电影院(不含外资)、书店(零售)等10个高频行业开放。“一网通办”建设扎实推进。针对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裁决、其他权力等6类权力事项,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修订,提高办事指南准确度和完整性。“企业专属网页”移动端办事能级提升,上线“安全生产提醒”、政策体检服务、“苗苗苗”疫苗接种信息、“张江在线”等特色模块,进一步优化精准推送、专属服务。窗口“政务智能办”覆盖面进一步拓展,从商事登记领域向行业许可领域拓展,从企业服务中心平台向各开发区平台拓展,已上线19个行业许可事项,收件一次通过率超过98%,形成浦东标准并在全市推广。全面落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4.0,全市第一个不动产登记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启用,实现个人房屋买卖转移登记办证只跑一次。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推动浦东2953家次中小微企业获市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贷款金额达99.55亿元,增长65%,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对照指标,做好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复评工作。完善信用制度基础,编制2021版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清单、行为清单、应用清单等“三清单”,畅通信用修复渠道。持续开展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和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推动企业信用赋能综合服务平台与市“信易贷”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在市平台上线区级子平台,并获评首批示范区子平台。   (二)以稳增长工作为抓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作专班机制作用有效发挥。制定实施《2021年稳增长工作方案》,建立“1+X+Y”专班机制,加强各方协同,形成专班机制、例会机制、清单机制、考核机制、督办机制等五项机制。强化清单管理,厘清和落实企业清单、责任清单、目标清单、成效清单、问题清单五项清单。强化企业精准服务,持续聚焦各类企业,持续开展专访,针对性做好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用工短缺、运力不足、供应链稳定等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战略招商精准招商稳步推进。实到外资107.03亿美元,增长14.2%。内外资新设企业总数增长30%以上。   经济运行呈现“前高后稳、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的态势。2021年,新区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持续恢复,消费需求稳定回升,新兴动能快速成长,市场预期稳定,有效发挥了全市经济发展稳定器、压舱石、动力源作用。各主要行业内生驱动力不断增强。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万亿元。金融业稳健发展,增加值占全市比重58.9%。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持续回升,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65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31.79亿元。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16.18亿元,增长10.8%,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3.7亿元,增长9%。   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深入推进。认真落实三大产业“上海方案”102项重点工作,制定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顺利召开,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深入推进。硬核产业持续发力。中国芯:先进设计进入6纳米水平,制造工艺14纳米芯片实现量产,5纳米刻蚀设备已应用于全球先进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创新药:已有超过10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国内首个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市。2个医疗器械通过创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通道注册获批,占全国约10%。未来车:特斯拉Model Y全面投产,“智己汽车”落户张江,L7首批体验版产品下线。临港、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城市开放测试道路正式开放,累计规划里程576.06公里。完成世博地区自动驾驶汽车展示体验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2.4倍,占全市比重超过八成。蓝天梦:ARJ21机型产能稳定,已累计交付66架,累计订单616架;C919大型客机正式进入局方审定试飞阶段;CR929宽体客机首个大部件开工建造。航空航天制造业产值增长12.8%。智能造:ABB机器人中国研发中心被市认定为全球研发中心。离散自动化产业创新联盟在浦东成立。浦东8家企业入围上海市智能工厂,占全市40%。成套设备制造业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数据港:全国首家金融数据港开港,重点聚焦支付、清算、征信、监管、安全、标准等六大功能,提升数据资产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氢能产业:临港新片区出台加快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及示范应用若干措施,在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氢能供应链、应用场景建设、构建产业生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邮轮产业:首制大型邮轮顺利实现坞内起浮,高东邮轮产业园加快建设。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培育。新增市级特色产业园区4家、累计共有11家,获批民营经济总部集聚区1家。研究制定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若干举措,加快推进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以高品质园区建设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产值6089.44亿元,增长23%,快于规上工业整体增速8.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48.9%,占全市37.9%。   (三)以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目标,“五个中心”核心功能整体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稳步推进。首批73个“五个一批”项目除硬X射线项目外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第二轮“五个一批”82个项目中超过半数竣工,科学之门8个地块加快实施。第三轮102个“五个一批”项目年内已开工60个。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硬X射线已完成首套超导加速器模组总装水平测试和国内最大规模的2K低温系统验收,实现稳定供氦。软X射线用户装置和活细胞成像等线站工程国际上首次实现2.3到4.4纳米“水窗”波段全覆盖,并首次获得飞秒尺度单脉冲相干衍射数据。上海光源二期3条新建线站已通过中科院组织的工艺测试,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张江实验室研发大楼全面开展主体建筑施工。临港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建设加速推进。复旦临港产业化创新平台、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上海工创中心等科创平台入驻,北京大学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中心落地。华领糖尿病创新药平台、中航红外定制厂房、铸昱智能网联汽车等一批项目开工。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完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立,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启用。上海交大张江高等研究院、浙大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处理器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签约落地,张江mRNA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初步形成,中科大NK功能型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模式创新。企业研发机构进一步集聚,新增研发机构95家、外资研发中心8家,累计分别达到717家和255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正式发布,授牌企业达34家,发挥大企业创新资源和全球创新网络优势,引领带动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迅速成长。孵化器运营机制更加完善,修订创新型孵化器管理办法,做好孵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研究制定浦东新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4312家。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累计达64家、占全市25%;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529家。知识产权服务能级有效提升。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上海浦东)揭牌,探索著作权登记制度改革,率先以“著作权行为发生地”原则开展跨地域作品登记。积极发挥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自贸区版权服务中心等国家级功能性平台作用,南南全球技术交易所落户张江。深入推进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浦东分中心建设,建立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专家库,在境外布局设立海外维权服务咨询中心,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和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全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人才服务环境持续优化。人才政策和制度创新不断深化,率先试点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研究推进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永居推荐新机制、国际职业资格认可清单等政策举措。全面推进“领航”“海博”“雏鹰”等三大人才集聚计划,加快吸引特殊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创业后备人才。浦东国际人才港服务能级有效提升,全年服务5万余人(证)次。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张江留学人员创业园、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体系进一步拓展。实施新一轮人才租房补贴政策,建成首批约1300套张江国际社区人才公寓。   金融功能不断深化。区委区政府与市金融局、国家驻沪金融监管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各类金融机构加快集聚。推进全球机构投资者集聚计划(GIC)。新引进持牌类金融机构30家,总数达1140家。新增10家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总数达110家,占全国90%以上。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3家全国第一批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全部落户浦东。摩根大通证券完成备案,成为国内首家外资独资券商。全国首家合资转外资独资人寿保险公司——中德安联人寿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引进阿拉丁租赁等融资租赁公司,总数达1534家。金融重大平台加快建设。证监会正式发布同意在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期权品种原油期权合约挂牌上市。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国家级大型场内贵金属储备仓库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首批涉及金融、交通、通信等八大类20个数据产品完成挂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信用赋能金融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行动持续推进,10家合作银行为浦东企业落实贷款近3000亿元,累计为2.8万家次浦东企业落实贷款4800亿元。全年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11家,累计达到32家,占全市54%。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25家,累计达到216家。   贸易模式加快创新。新型贸易快速发展。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97.8亿元,增长2.2倍,占全市90.1%。支持上海跨境电商公服平台服务升级,支持海关建设跨境电子商务认证平台。推进珐菲琦全球中心仓项目探索“一仓多功能”模式创新。离岸转手买卖试点范围持续扩大,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通”平台正式上线,离岸转手买卖扶持政策加快落实,浦东“白名单”企业范围持续扩大,新增142家企业进入“白名单”,累计达393家,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内企业的离岸转手买卖项下收支合计金额达475.58亿美元,增长68.5%,占全市91.4%。推进上海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进口购付汇功能建设,支持企业开展购付汇试点。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持续推进“白名单”企业开展特殊物品入境检疫试点。配合推进已申报非特殊监管区保税维修试点企业审批。探索推进生物医药进口研发用物品通关便利化。配合上海期货交易所积极探索保税仓单登记业务。总部经济能级增强。全力实施全球营运商计划(GOP),确定103家全球营运商培育企业清单,建立“一企业一专班”服务机制,实施精准服务。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累计达389家,占全市约47%。货物贸易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39万亿元,增长13.9%。对欧盟贸易扩大,实现进出口4681.43亿元,增长14.0%,高于疫情前同期19.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贸易高速增长,实现进出口增长30%以上。   航运服务能级有效提升。口岸功能持续强化。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267.3万标箱,占全市90%左右;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3220.68万人次,增长5.7%;货邮吞吐量398.26万吨,增长8%。航运总部企业不断集聚。协调推进中国船舶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航运央企重要板块落地。推进上海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中心升级为亚太总部、亚太运输资产保护协会成功落户世博,航运类国际经济组织累计达8家。航运企业服务效能增强。推动船舶管理企业率先试点跨境资金收入和支出双向首创突破,推进21家航运企业享受船舶管理费跨境服务免税政策。争取船舶供应物料产品分类与编码作为上海市地方标准出台。推动国务院批复洋山港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临港新片区国际船舶登记管理规定出台。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加快。商业布局不断完善。持续打造陆家嘴商圈,推进特色商业和社区商业完善布局、提升品质、错位发展。充分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助力企业积极参展,浦东参展商达到270家。召开2021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推进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GCC),举办新地标首店发布活动。支持浦东企业首发新品牌、新产品超过100个。首店首发经济持续推进。举办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新品首发首秀活动,新引进首店超过100家。组织新区重点商业企业开展金秋购物旅游季系列活动,积极承办上海市金秋购物旅游季启动仪式。举办“五五购物节”“2021年上海购物达人赛”等活动。消费新地标项目加快落地。推出佛罗伦萨小镇二期、啦啦宝都、山姆会员旗舰店、前滩太古里等一批由国际国内知名商业地产商、零售商运营的消费新地标,新增商业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推进购物中心区级标准修订,对购物中心的经营环境、服务品质、消费诚信和消费创新明确具体要求,打造服务环境一流的地标性商圈。   (四)以创造高品质生活为第一追求,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民心工程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以“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深入开展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早餐工程、绿道建设工程、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程等18项“民心工程”,以及市、区两级5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15分钟服务圈”提质增效。制定实施“15分钟服务圈”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原有的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5个领域,并向公园绿地、交通设施、托育服务、社区商业4类大民生领域拓展,形成9大类37小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清单,1/3项目已启动。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创建适合浦东实际的“1+6”资源配置标准体系,发布实施10项区级标准、22项机构标准,树立“浦东样板”。“家门口”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形成“家门口”服务体系深化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修订完善《“家门口”服务规范(2021版)》,梳理更新147项区级部门下沉“家门口”民生服务项目清单,推动优质资源进一步下沉全区1300余个村居“家门口”服务中心(站)。   社会事业加快均衡优质发展。教育方面,浦东新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浦东新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行动方案》正式出台。学校建设加快,川沙中学迁建、铜山街配套幼儿园新建、洪山路小学新建等项目竣工,全年新开办学校15所、新开工10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公办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94.1%。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实现公民办学校全覆盖。香山中学成功创建市特色普通高中,高桥中学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三年规划通过市级评审。托育服务增强,新增公民办托幼一体化幼儿园56个、社会力量办托育机构30个,新增托额3415个,累计各类托育机构达到249个,可提供托额约1.31万个。新增普惠性托育点7个,全区实现“一街镇一普惠”。成功创建5所市一级幼儿园,5所市示范幼儿园。卫生方面,市级优质卫生资源加快集聚,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一妇婴二期有序推进,长征医院浦东新院、九院祝桥院区、六院临港院区二期开工。区级医疗设施加快建设,公利医院科教楼、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楼、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修缮改造竣工,沪东区域医疗中心、人民医院改扩建、肺科医院与传染病医院达标建设等项目开工,新场综合医疗卫生中心有序推进,全年新增床位1100张。新增东方医院、第七人民医院和浦南医院等3家上海市区域性医疗中心,累计达7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区疾控中心分部和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开工,新建急救分站3个,全区急救分站实现街镇全覆盖。发热门诊作用有效发挥,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实现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隔离医学观察实时联动与信息共享。“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继续完善,常住人口签约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中医药服务能力及水平有序提升,七院通过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复评审,中医联合体和专科专病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开展中医全科医疗服务新模式试点。大力推动卫生健康服务数字化转型,全区医疗机构检验报告和影像全部接入市区两级平台,市、区医疗机构间的互相调阅实现全覆盖。建成6家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服务覆盖新区所有村卫生室。养老方面,“东西南北中”较大规模养老机构加快建设,临港新城养护院、曹路大居养护院、上钢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筹备运营,北蔡御桥养老院、民乐大居G01-03地块福利院结构封顶,全年新增养老床位1814张。社区养老设施不断完善,新增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家、老年人助餐点33家、老年日间服务中心3家,居家养老环境持续优化,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实现全区36个街镇全覆盖,在塘桥、洋泾等11个街道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扩大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完成555张认知症障碍床位改造。继续实施“老伙伴计划”、扩大“老吾老计划”覆盖面。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制定落实社区养老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落点落图,确保社区养老设施达标。文体旅方面,精神文明建设有序推进,制定落实《浦东新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工作方案(2021年-2023年)》,浦东开发开放主题展馆、上海光源科学研究平台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设施布局更加完善,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浦东足球场、上海天文馆、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浦东美术馆、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及群艺馆等一批高等级文体设施建成,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周浦体育中心、川沙体育场等项目加快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效能有效提升,18家公共文化场馆引领探索公共文化延时服务范式。品牌活动陆续推出,成功举办长三角和全国部分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第十一届浦东文化艺术节、第十九届中国数码互动娱乐展ChinaJoy、“一带一路”电影周等文化活动,以及全球电竞大会、和平精英冠军杯总决赛、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浦东籍运动员创夏季奥运历史最好成绩,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1金1铜。文旅产业加快复苏,文物艺术品交易要素进一步集聚,境内外顶级艺术机构亮相进博会并入驻浦东。12家影视文化公司落户度假区。森兰电竞馆建成投入使用。配合全市打响“浦江游览”品牌,开展滨江东岸全域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浦东成功申报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扎实做好救助帮扶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区社会救助主要对象32022人,合计支出资金47424.47万元。促进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转变,实施“家庭成长计划”“新启程”“心希望”三个项目,打造“成长系”救助品牌。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5.44万个,截至2021年底本市户籍城乡登记失业人数29474人,控制在市下达目标范围内。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全年保障性住房新开工161万平方米、竣工169万平方米,完成租赁住房筹措5000套。完成旧住房修缮综合整新12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7万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加快推进,签约501台,竣工103台。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美丽家园建设加快推进。新区入选2020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激励县”“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惠南镇海沈村等第三批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通过市级核验。惠南镇桥北村、书院镇外灶村入选第四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航头镇丰桥村等7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目前已累计创成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4个。年度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签约全面完成。都市现代绿色农业能级提升。全面完成市下达18.5万亩粮食、6万亩常年菜田稳定保供任务,全年上市蔬菜43万吨、绿叶菜27万吨。成功申报创建“南汇水蜜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彭镇青扁豆列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宣桥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十亿元镇”,宣桥镇新安村、老港镇大河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亿元村”。1家企业上榜“2020年全国500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合作社上榜“2020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强”。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现规模生产主体全覆盖,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提高至20.9%。新建高标准农田2.27万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广“一村一企一联合体”村域产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累计发展25家,带动联合体成员369个。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全年农业技术普及培训8506人次。全区农村集体房屋资产租赁全面纳入“浦东新区农村集体资产租赁交易管理平台”,全年平台总成交额超过3亿元,全区农村集体净资产同比增长5%以上,高于市对区3%增长的考核要求。   (五)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年安排市政基础设施重大工程175项,完成投资186.86亿元。综合交通网络持续优化,轨道交通14号线、18号线一期北段通车运营,轨交运营里程达到307公里、车站155座,崇明线一期开工,S3公路地面工程、沿江通道浦东段、杨高路(龙阳路立交~上南路、中环立交~洲海路)快速化、沪南公路(闸航公路~G1501)等实现开工建设,浦东大道(浦东南路~陶安路)地面道路、世博大道下穿、高科中路(罗山路~外环线)、锦绣路(申江路~金槐路)等竣工通车。重点区域开发全面加快。“金色中环”建设持续提速,全年推进项目164个,已竣工项目33个。浦东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上海东站地区核心区(2.2平方公里)规划编制,上海东站项目成片开发方案获批复(上海市首个成片开发方案)。建立健全度假区各片区开发推进工作机制,推动迪士尼一期扩建“疯狂动物城”片区项目,西片区、北片区、南一片区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有序推进。世博前滩聚焦在建新建项目65个,年内实现前滩中心酒店、企华医院等13个项目竣工。临港新片区两港大道快速路、S2两港大道立交、申港大道改建工程等项目完工并顺利通车,中运量T1示范线正式运营,顶尖科学家社区科学公园等加快建设。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启动实施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重点项目深入推进。绿林更加繁茂,全年新增森林面积9500亩,建成绿地280公顷、绿道40公里。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对外开放,世纪公园、悦动公园、绿洲公园实现免费开放,全年新增公园21座。完成老港固废基地周边、S2沪芦高速、G1503绕城高速等重点生态廊道项目。完成缤纷社区75个建设项目,超出年度目标。水体更加清澈,41个国考、市考断面中达到III类水质及以上占比75.6%。川杨河、三八河、长界港3个骨干河道整治项目完工。浦东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新建工程试运行。“陆家嘴水环”建设有序推进。土壤更加净化,加强34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环境监管,完成场地调查评估评审约130个。空气更加清新,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0%;AQI优良率93.4%,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垃圾分类更加有序,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分别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市下达指标。示范街镇复核、复评工作通过率100%。   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增强。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研究形成全面推进三大治理平台深化整合的工作方案,“六个双”和“四个监管”、“家门口”服务、“城市大脑”3.0设计标准等3套制度规范,以及涉及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智慧气象、渣土治理和群租治理等7个治理场景的“1+3+7”全市复制推广清单。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深入推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重点推进酒店、药店、图书馆、文旅场所、中小学入学、高校等场景的电子证照接入。推进移动端整合和应用推广,将23家单位涉及居民服务的166项内容纳入浦东新区区级旗舰店。持续优化市民服务智慧帮办平台并实现居村全覆盖,实现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便捷办事,并支撑叠加养老助餐、居家上门等更多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智慧帮办应用场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1356个居村委全部完成换届。启动街镇分中心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升级建设,推进居村联勤联动微平台迭代升级。聚焦电动车安全充电、农村社区物业服务、文明养宠等共性难题开展“微治理”样本研发,编制农村社区治理指数体系,打造浦东社区治理达人、示范社区、“三会”实训室、名师工作室等基层社会治理品牌。落实居村大调研长效常态机制,构建“减负建议直报点”,完善“街镇直通车”功能,健全基层约请机制。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0-2022)集中攻坚。保障第四届进博会和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顺利圆满完成。金融风险防范全网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推动P2P网贷机构清零工作,落实涉嫌非法集资排查任务,推进私募基金风险防范处置。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完成验收。获评“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市、区、旗)”。   (六)以常态化防控为关键,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疫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实屏障,以事不过夜、连续作战的精神,坚决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项要求,有效遏制散发疫情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强化常态化精准防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把牢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各街镇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建立覆盖所有楼组的疫情防控网络。发挥街镇、居村在一线防疫中的阻击作用。加大重点场所防控力度,落实社会、企业、落实社会、企业、事业单位“五有一网格”措施,明确“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正面导向,引导公众平静面对、科学应对,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健全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持续完善疫情防控以来制定的工作专案和流程,依靠“医护人员、集中隔离点、社区居家隔离、机场海关核酸检测、进境人员集中核酸检测”等专业队伍,加大力量保障和运能投入,全力守好上海“东大门”,确保闭环管理有效到位。全年累计接送入境人员3.37万人,落实入境人员“14+7”社区健康监测1.45万人。2020年11月以来各中转查验库累计查验各类进口冷链食品5.5万车(箱),约占全市20%;核酸检测样本25.51万件,无“物传人”事件发生。加强局部疫情应急处置。面对散发疫情,以“快、严、稳、准、暖”的标准,精准落实封闭管理、闭环管理、筛查管控等不同风险防控口径。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服务保障,引导动员区域自治。在封闭(闭环)管理区域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人员排摸、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情绪疏导、互助服务等。同时,提前做好解封过渡工作,落实降低风险等级后的常态化社区防控措施。落实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设置4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家区属医院接种点,以及若干机动队和流动接种车。累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1000多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超过460万人。   2021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符合预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经济平稳运行面临挑战,在疫情散发、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国际运力短缺、供应链不稳定等外部因素影响下,部分行业复苏仍然不够稳固,要抓好经济工作仍需持续发力,招商安商稳商亲商需更加精准,经济基础需进一步夯实。二是对标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产业链健全、供应链稳定、价值链高端等方面仍有待强化,新旧动能转换仍需加快步伐,综合竞争实力需进一步增强。三是区域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重点区域对周边的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各部门、街镇、开发公司发展职能有待进一步协同。四是回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的均衡优质需持续用力,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感受度和获得感。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新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关键之年。从国际环境看,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从国内环境看,尽管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经济韧性强,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全市看,“三大任务、一大平台”等国家战略红利加快释放,“四大品牌”“五个新城”“五型经济”、城市数字化转型等市委市政府重大举措加快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坚实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   2022年,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十一届市委十二次全会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围绕新区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持战略定力,切实担起“稳”的责任,坚决守住“保”的底线,更好体现“进”的作为,努力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落实中央《引领区意见》和市《行动方案》、区《实施方案》为主线主责,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第一追求,与最强者比拼、与最优者同行,挑最重担子、啃最硬骨头、创更大奇迹,坚持综合性改革和制度型开放相互配合,功能集聚提升和服务辐射相互支撑,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社会民生均衡化和优质化目标相互衔接,重点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相互协调,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相互结合,以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发展“五型经济”为主攻方向,率先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软实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主要目标   根据对2022年发展形势的分析,结合“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的推进落实,2022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如下:   表3:2022年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   2022年预期目标   1   地区生产总值   预期性   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预期性   增长7%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预期性   增长10%左右,力争3000亿元   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预期性   增长10%左右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预期性   45%左右   6   商品销售总额   预期性   增长8-10%   7   外贸进出口总额   预期性   稳定增长   8   实到外资   预期性   100亿美元以上   9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预期性   50件   10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   预期性   1600家以上   1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预期性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2   社会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   约束性   46%以上   13   新增就业岗位数   约束性   11万个以上   14   本市户籍城乡登记失业人数   约束性   完成市下达任务   15   新增养老床位数   预期性   1000张   16   保障性住房开工(筹措)面积   约束性   150万平方米   17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约束性   60%   18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约束性   完成市下达任务       (二)主要任务   1、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迈出改革开放开路先锋更快步伐   贯彻落实《引领区意见》,发挥国家政策支撑和国家战略牵引作用,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更深层次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探索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持续深入实施以“一业一证”为牵引的“放管服”改革,推进制度型开放,开展更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激活发展动力。   深入推进《引领区意见》落实落地。对照《引领区意见》和市《行动方案》,聚焦“六个重大”,全面推进浦东《实施方案》提出的450项任务落实落地,在2021年278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或标志性成果的基础上,推动更多任务在年内取得标志性成果。有效叠加放大引领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效应,推动改革开放联动、创新发展协同,抓住时间窗口,加快政策落实落地。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明确的各项任务,全力实施各重点领域三年行动计划。   探索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用好国家赋予的更大改革自主权,在改革系统集成、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滚动推出更多首创性、引领性、集成性的改革举措,争取加快推出并实施综合性改革试点方案及首批授权清单,为全国面上高质量推进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持续深化“一业一证”改革。积极稳妥推动行业综合许可单轨制改革,建立行业综合许可证统一有效期制度,让更多企业切实享受“一业一证”改革红利。深入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在企业登记注册后,根据经营范围,主动告知对应的综合许可行业,一次性推送许可办理信息。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做出承诺,明确达到承诺条件后才开展经营活动,即可获得准营资格。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完善优化区镇事权管理体制机制、片区管理局体制机制,提升区级部门定方向、定布局、定政策的能力,强化管理局在经济发展、区域规划、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的主体责任,推动区属开发企业将产业培育、招商引资作为重要职责,更好发挥街镇在属地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资源统筹、下放相关事权、搭建联动平台,促进经济发展职能更加强化、行政管理职能更加高效、区域发展职能更加协同。增强国企服务发展能动性,加大授权放权力度,优化国资布局,引导区属国企做强主业,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动力和核心竞争力,2022年资产总额力争新增1000亿元、新增投资1000亿元、新开工物业面积1000万平方米。完善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按规划实施的总量管控模式,建立不同类型产业用地合理转换机制,增加混合用地供给,开展多种混合用地模式试点,促进生产与研发高度融合。全年土地供应近1000公顷。   强化改革开放法治支撑保障。积极发挥市区合力,全力推进浦东新区立法和法治保障工作。围绕高水平开放、产业创新发展、资源要素配置、现代城市治理等重点领域,配合市人大加快研究市场主体登记、市场准营、绿色金融、智能网联汽车等“1+8+3+6”浦东新区法规。聚焦产业创新发展、城市现代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快推进“建设用地垂直空间分层设立使用权”“存量产业用地更新”“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等管理措施制定。加强前瞻性研究,持续征集高质量立法需求项目,滚动推进和动态调整浦东立法项目计划。   深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积极开展制度型开放试点。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先行先试金融、信息服务、医疗健康等更多领域外资开放,努力争取在前沿科技产业、新型国际贸易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抢抓RCEP生效契机,探索建立含RCEP在内的自贸协定综合利用服务促进平台,吸引RCEP成员国优质资本在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投资,增强跨国企业在岸和离岸业务统筹发展能级,率先试点货物贸易便利化、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数据跨境流动等高标准规则,为面上扩大开放积累经验。研究对接对标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向国家层面争取,率先在投资准入、货物和服务贸易、金融开放、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全面开展压力测试。对标DEPA数字经济国际规则,紧密结合应用场景建设,在便捷电子交付、便利快递运输、数字身份认证、数据跨境流动、政府数据开放等领域加大探索力度。推进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GOC),吸引与产业链、价值链相契合的国际商会、行业协会等高能级国际经济组织落户。持续提升“一带一路”桥头堡功能。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一带一路”技术性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作用,支持企业参加国际质量认证、制定关键技术标准和健全标准体系,为企业更好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壁垒提供服务。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国别(地区)中心。积极推动浦东金融机构沿“一带一路”提供金融服务,推动深化与沿线重点交易所的双边合作,做大“一带一路”对外投资服务平台。当好服务长三角发展的大平台、大通道、大跳板。发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联动作用,合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制度创新、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加快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开展跨区域、跨领域协同创新和合作,力争吸引50家创新机构入驻,布局建设5-10家专业研究所或重大项目公司,建设20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与5-10家海外顶尖高校、科研机构,10-15家国内高校院所达成合作协议。率先推进长三角贸易通关一体化,推动长三角港口群协作发展,深化探索金融开放创新,推动重点产业协同发展。拓展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功能,扩大长三角区域服务网络,推进基地信息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做大长三角上市企业储备库。深化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推进口岸信息系统资源整合、特色功能推广和数字化转型,探索长三角数字化联合运营创新模式。   加大营商环境工作力度。保持营商环境全国领先。把握好上海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重要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正版)、优化营商环境5.0版方案等工作部署,发挥国家、市级营商环境评价的引领促进作用,聚焦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政务服务、知识产权、获得信贷等重点领域,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攻坚突破,实现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促进浦东营商环境持续迈向更高水平,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优化“一网通办”。以人工智能为依托,持续深化“政务智能办”,着力推动“单窗办”“马上办”“网上办”“掌上办”“智能办”,实现行业许可和建设领域全覆盖、窗口端、移动端等服务载体全覆盖,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优化企业专属网页,加强“政策体检”、实现“免申即享”。建设新区电子材料库,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材料共享方案,对于电子证照之外的办事材料探索跨区域、跨部门“链上共享”,实现“一处提交,处处复用”。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夯实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优化信用网站、平台功能。健全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各行业开展信用监管,并完善配套制度规范。拓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领域,持续探索“信易+”守信激励创新应用,为守信主体提供优惠便利。   2、彰显集聚度、显示度,展示自主创新时代标杆更亮成效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张江科学城和临港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建设,在关键技术、关键部件和关键材料领域寻求更大突破,发挥重大科创平台对重大科技攻关的组织作用、对科研机构的聚合作用、对高端人才的吸附作用,推动更强创新策源,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加快建设张江科学城。深入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建设。继续抓好首轮项目的投用,加快第二轮项目建设进度,推动第三轮项目全部开工,积极谋划新一轮“五个一批”项目,发挥重点项目建设在科学城建设中的牵引作用,全力以赴推进张江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建设。积极推进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系统谋划功能布局,稳步推进管理机制优化调整。研究并落实张江科学城拓展区范围适用政策,梳理形成面向220平方公里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快“两园、两谷、一岛、多基地”等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及住房、轨道交通、教育、医疗、商业、生态等重点项目规划实施,更好发挥张江品牌溢出效应和区域发展整体优势。争取完成土地储备122公顷,实现土地供应136.11公顷。   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张江实验室研发大楼主体建筑结构封顶,大力推进硬X射线等项目建设。推进上海处理器技术创新中心装修完工并入驻办公。加快推进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大NK功能型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张江mRNA国际创新中心,积极参与新冠疫苗研发和生产。   全面推进临港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建设。持续推进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推进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国家海底观测网等重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全力推进联合实验室导入和组建各项工作,建设不少于2个顶尖科学家实验室。   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探索市、区两级的新型研发机构分级分类支持机制。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地方立法,对企业和社会组织类新型研发机构实行绩效评价为手段的激励制度等。支持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攻关。梳理“卡脖子”技术和产品清单,探索项目牵引的“揭榜挂帅”等机制创新。推动大企业打造垂直领域创新生态。大力培育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头部企业、具有潜在颠覆力的颈部企业、具有很强爆发力的腰部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按照三年100家的目标继续授牌一批企业。鼓励和支持外国投资者在区内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推进跨国公司设立离岸研发和制造中心。鼓励和引导头部企业建设开放实验室、创新平台、孵化加速平台和开放创新中心,实施精准扶持服务体系,在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场景建设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强化“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库管理,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1600家以上。进一步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能力。有效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宽科创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建立起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推动浦东中小微企业获市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达到100亿元以上。全年新增浦东上市企业20家。完善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商标、专利、著作权、地理标志等交叉立体保护制度,在知识产权调解及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等方面创新举措。加强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浦东分中心建设。持续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指导和推动科创企业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支持保险机构推出知识产权综合保障险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   持续厚植人才优势。建设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构建系统集成、供需适配的人才政策体系,在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综合服务等方面推出一批改革举措。制定实施支持人才发展行动计划,围绕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实施专项人才工程,加快培育集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和卓越工程师,新增人才10万人。持续优化全周期、全领域的精准服务,拓展浦东国际人才港服务功能,加强与临港新片区国际人才服务港的联动协同。着力培育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人才氛围,分层分类打造各种人才活动平台,加大向人才推介浦东的力度。   3、提升竞争力、影响力,发挥功能高地典范引领更大作用   围绕“五型经济”发展,促进“五个中心”深度融合,不断提高高端要素集聚浓度,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强化城市核心功能,全力推动更高质量经济发展。   持续推动经济稳增长。进一步发挥好稳增长工作机制作用,动态厘清和落实企业清单、责任清单、目标清单、成效清单、问题清单五项清单。强化进度管理,积极落实过程督办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动态更新落实稳增长工作举措,推进稳增长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强化产业发展资源统筹,优化保障机制,努力实现招商工作一盘棋统筹、招商项目一体化管理、招商引资一条龙保障、招商宣介一揽子策划,全年实到外资保持100亿美元以上。强化企业跟踪服务,对市区两级梳理的重点企业进行定期排摸,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未来预期,加强与企业对接和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全力保障企业稳定生产经营。落实新的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开展企业服务大调研,营造安商稳商、敬商暖商的环境氛围。   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贯彻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上海方案”,着力保障产业用地空间,推进条件成熟的战略预留区成片解锁,加快落实浦东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国芯:深化浦东和临港“两区”联动发展,推动张江、临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推进中芯国际临港12英寸生产线、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等项目。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领域,加快技术攻关和产业建设,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创新药:加快推进迪赛诺老港基地、上药张江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快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等特色园区建设,争取“呼吸系统疾病国家实验室基地”等重大设施落户。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立法工作。数据港:推进人工智能岛二期、机器人谷等重点园区建设,推动浦东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加快发展直接面向个人消费者、家喻户晓的新终端产品。未来车: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浦东立法工作,探索制定无安全员自动驾驶特别规定条款。推进通用汽车设计与工程技术中心金桥基地、华城汽车技术研发中心等项目。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应用,促进自主可控完整产业链构建。推动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车企技术融合和产业链协同,积极打造本土汽车品牌。蓝天梦:服务大飞机“一谷一园”建设,重点推进中航商用航空产业基地、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等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发动机、航材、航电、内饰等相关配套产业落户,提升三大型号研制、试验、试飞和批生产等服务能级,保障大飞机国家战略项目的顺利实施。智能造:重点推进ABB机器人超级工厂、艾为电子和华勤通讯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氢能技术应用,举办临港新片区氢能大会。推动邮轮设计建造及配套产业链培育,形成大型邮轮的综合设计建造能力,全面推进大型豪华邮轮首制船内装制造平台项目建设,推进高东邮轮配套产业园建设。抢占数字经济赛道。制定经济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产业数字化跃升计划(GID),加快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突破,推动软件基础升级,推进融合智能产品创新迭代,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赋能百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国际数据港和数据交易所建设,探索建立分类分层的新型大数据综合交易机制。建设数字技术关键共性平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全球创新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大力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共性技术研发转化。以场景智能集成为特色,打造浦东软件园、陆家嘴软件园、人工智能岛、张江在线、金桥5G生态园、机器人“一园一谷”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生态圈。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深入构建“创新源、产业核、联动廊”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若干举措的落地落实,加强对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区级特色产业园区服务管理,确保空间供给与产业需求有效匹配,全力推进优质产业项目落地,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有效带动产业招商投资。全年安排科技产业类重大项目197项,年度投资1050亿元。   深入推进核心功能建设。贯彻落实全市促进“五型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制定浦东新区促进“五型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政策研究,配合制定“五个中心”升级版意见。总部方面,发展更高能级总部经济,持续深化全球营运商计划(GOP),推进企业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拓展全球业务、提升营运能级、促进功能复合、实现新项目落地和经济贡献增加等方面发挥突破引领效应。支持总部企业整合更大范围的投资决策、资金管理等总部职能,吸引更多具有亚太区和全球功能的高能级总部。鼓励总部企业发展离岸贸易、跨境电商、国际分拨等新兴贸易,发展保税研发、技术培训、展示维修等面向全球的综合功能,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新增大企业总部、区域性总部10家。金融方面,打造各类金融机构和资金的集聚高地,推进全球机构投资者集聚计划(GIC),全年新增持牌类金融机构30家。打造全球顶级的资产管理中心,支持外资设立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证券、期货等资产管理专业机构,吸引集聚国内银行、券商、保险等持牌类金融机构理财资管子公司。打造全国性融资租赁中心,积极推动设立融资租赁子公司,大力促进SPV项目公司发展,鼓励利用金融开放政策,进一步扩大租赁资产跨境融资交易规模。打造金融科技高地,全力推进建设金融数据港。以绿色金融条例出台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产业。贸易方面,推动货物贸易增长稳中提质,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用工、运力等关键经营要素的保障,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稳定增长,占全市比重保持60%以上。做大跨境电商增量,以外高桥为核心基地建立“丝路电商”合作交流引领区,建设跨境电商营运中心、物流中心和结算中心,研究探索高端消费品的全球中心仓模式,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上海数字贸易交易促进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在线跨境结算流程。持续推动贸易改革创新,探索争取特殊物品入境检疫改革试点区域扩展、特殊物品范围扩大。支持优化保税库内集成电路商品监管模式,提升通关效率。继续推进非特殊监管区保税维修试点,探索建立再制造旧件进口正面清单。推进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生物特殊制品入境监管平台建设。推进外高桥专业贸易平台做大规模、拓展功能,推动智能制造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商品销售规模迈向千亿级。打造国别(地区)中心品牌,形成更具市场影响力的贸易促进体系。加快建设离岸转手买卖先行示范区,推动离岸经贸业务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推进离岸转手买卖信息服务平台“离岸通”、跨境资金流动分析监测中心、外汇线索研判中心建设。航运方面,集聚发展高端航运产业,推进航运总部、飞机和船舶融资租赁、航运保险、智能航运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招商。引进和培育1-2家国际性、国家级航运功能性机构。深化拓展功能创新,积极争取浦东国际机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扩大航权安排。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探索浦东航运领域立法需求。推动船舶管理运营费税制创新政策落地,探索国际船舶管理跨境收支便利化方案在国际航运服务业更宽领域的推广应用。开展“船舶供应服务物料产品分类与编码”行业应用和推广,探索智能船舶、供应链、航运大数据分类分级等接轨国际的行业标准研究制定。支持高能级国际航运会展活动,举办国际航运战略发展研讨会,积极参与中国国际海事会展、资本链接中国航运论坛等活动。加强与临港新片区联动,推进洋山港国际船舶登记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及沿海捎带试点业务加快落地。试点国际登记船舶法定检验放开,允许依法获批的外国船舶检验机构对洋山港籍船舶开展法定检验。全力协助临港新片区通过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国家验收,支持临港海洋高新基地建设。   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GCC),更好引领时尚、定义潮流,打造集创意、设计、制作、展示、交易于一体的潮流时尚生态链。全力打造全市第一商圈。依托陆家嘴、世博前滩、度假区等重点商圈,开展国际国内知名消费品牌精准招商。加快推进陆家嘴世界级商业中心、国际旅游度假区等3个市级商业中心、10个地区级商业中心、若干个社区商业和特色商业、夜间经济示范点建设。推动开市客旗舰店等开业,积极引进新的免税店落户浦东。全年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10%。打响首店首发经济品牌。在滨江东岸沿线打造船厂1862、艺仓、陆家嘴美术馆等一批新品首发地标性载体,进一步提升滨江沿线首发地标载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取引进首店超过100家。鼓励有条件的商圈引进本土品牌、特色产品、国潮新品,打造国潮商业新文化。进一步增强浦东消费体验度。持续扩大“五五购物节”浦东系列活动影响力,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商产文旅联动,推动消费内容、消费模式和消费场景全面创新升级。发展科技零售业态,着力打造智能体验消费场景,推动商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消费标准制定,推出一批示范样板单位。   4、提高幸福感、获得感,开展人民城市建设更佳实践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迈进,强化“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有一分改善”,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以实施民心工程为突破口,围绕“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努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社会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以上。   全面实施“15分钟服务圈”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突出“强、优、增、提”四字方针,着力融合发展,注重分类分层,推动小切口的“15分钟服务圈”向大民生拓展升级,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着力融合发展,注重分类分层,方便可及、公平高效、均衡普惠、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树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基本公共服务“浦东样板”。紧密结合民心工程和实事项目,推进10大任务,促进服务清单升级更新。努力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文有乐享、老有颐养、体有康健、窗有绿景、出行便捷、幼有善育、生活便利、活力四射。全面启动总投资约680亿元的570个项目实施,争取完成不少于60%。   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全年计划新开办学校25所、新开工学校10所。“双减”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探索课后服务机制建设,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推进紧密型集团建设,试点开展示范性集团建设。初中强校工程结项验收。探索建立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完善教育集团干部培养和配备、“教师蓄水池”、干部和教师共享与流动等机制。建设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新增10个普惠性托育点和10家社会力量办托育机构。   推动健康浦东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新场综合医疗卫生中心、浦南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实现竣工,推进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长征医院浦东新院、九院祝桥院区、一妇婴二期、六院临港二期等一批市级优质医疗机构建设。推进沪东区域医疗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等区级项目建设。推动胸科医院浦东分院、曙光医院门急诊综合楼、上海临床研究中心、浦东医院临港院区等项目开工。新增医疗机构床位1200张左右。不断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级。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80%以上,新建10家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持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中医医联体、中医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中医治未病学科建设,新建浦东新区中医护理技能培训基地。加大力度推进学科研究。推进实施第二轮医学学科建设,重点支持研究型医院建设发展,开展高质量药物临床试验和研究。   建设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床位建设。重点推进“东西南北中”较大规模养老机构建设,临港新城养护院、曹路大居养护院、上钢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惠南、祝桥养护院结构封顶,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改建认知障碍床位200张。完善“嵌入式”养老和“互助式”养老。充分发挥街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平台支撑载体作用,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生活服务、政务服务等。加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助餐点等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进一步依托村居“家门口”服务中心(站)、社区睦邻点等,拓展设置微型日托、微型助餐、“洗衣坊”等养老“微空间”,让老人就近享受“原居安养”便利。持续推进辅具租赁进社区进家庭,扩大家庭照护床位试点。继续实施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力争做到符合条件的“愿改尽改”。深化医养结合。深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统筹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设置,探索在有条件、有需求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嵌入卫生站点、代配药、互联网+医疗服务等功能。   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效能。全力推进重点文体设施建设。加快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冰雪之星”、周浦体育中心、川沙体育场、周浦青少年体育训练及活动中心(一期)、航头拓展基地07-05项目等一批市、区级重大文体项目建设。持续扩大品牌活动效应。办好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一带一路”电影周和影视科技创新高峰论坛、浦东文化艺术节、全民阅读等品牌活动。依托融书房、望江驿、朵云书院等品牌文化空间,打造滨江东岸“世界会客厅”。做强浦东红色资源矩阵,高标准做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浦东故事、改革开放故事”的软硬件支撑。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服务。实施街镇社区文化中心延时服务再扩大再覆盖工程,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新空间打造和艺术导师结对赋能工程。鼓励打造基层文艺院团,支持“群众演给群众看”,不断激发基层文化活力。强化文艺创作与文物保护。推出一批反映引领区主题的原创作品,扶持文化团队开展群文主题创作。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创新,强化文物安全综合监管。提供更加惠民的体育产品。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新建(改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个、市民多功能运动场8个、市民健身步道12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00个。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强化“一街(镇)一品”体育健身品牌建设。构建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优秀运动员队伍建设。推进文创产业发展。成立上海国际文物交易中心,推动文物艺术品拍卖法律突破,力争以立法的形式固化文物艺术品交易全产业链的各项便利化政策。筹办中国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博览会,促进文物艺术品交易规模提升。积极争取临港新片区文化领域政策突破,策划高水准文化产业大会。推动“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在度假区南一片区落地。推进影视科技数字化升级,打造数字娱乐生态圈,推动影视线上云制作平台的标准建设,带动科技+文创的发展。依托世博地区加快形成剧院群落,打造专业剧院、大型演唱会、户外音乐节、旅游演出、娱乐驻场秀五大演出板块,全年推出大型文化活动400场。深化全球电竞之都核心功能区建设,提升康桥E-one电竞园、森兰电竞馆等场馆服务功能,继续举办全球电竞大会。   千方百计稳就业保民生。多措并举稳定就业。积极应对就业领域新挑战和新形势,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1万个以上,本市户籍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之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实施“人人乐业”重点人群帮扶专项行动,聚焦长期失业青年、新退工人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咨询、指导、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帮助124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职业技能企业等级评价工作,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强化职业技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统筹推进社会保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保、征地养老等群体的保障政策,持续提升工伤保险依法行政能力,推动新版社保卡在民生领域多功能运用。持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全年保障房开工(筹措)150万平方米,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措5000套。不断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制定中长期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计划,打造1-2个旧住房更新改造示范样板,旧住房修缮竣工25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小区100台电梯加装,为部分小区安装120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提高社会救助精准度。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困难群众需求综合评估体系,并开展标准化建设试点,绘制浦东困难群众“底图”,夯实相对贫困长效救助机制数据底座。全面完成实事项目。实施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在美丽浦东、绿色浦东、老旧小区改造、15分钟服务圈、教育资源配置、卫生与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道路交通服务、就业和培训、女性群体关怀等10个领域推进36项工程。   积极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对标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创建目标任务和上海发展战略要求,结合浦东新区实际,通过“七大引领工程”“八大赋能行动”,全力推进浦东新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创建工作,在工作常态长效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创造性丰富和拓展浦东新区精神文明特色方面有新突破、新亮点、新品牌和新成效,全面增强城市软实力。   5、持续抓基建、优环境,体现宜居美丽城乡建设更强力度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努力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的全域、畅达、便捷和成网成体系,持续优化生态网络建设,实现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把最美的生态让给人民。   推动市区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交通设施更加通达便捷。聚焦“11233”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城市骨干路网完善。实施杨高路外环线内全线改建,力争完成三段竣工。S20南畅东抬工程启动建设,S3公路基本建成高架段,加快推进沿江通道浦东段(越江段~五洲大道)、G1503在浦东枢纽下穿、金科路在金桥副中心下穿等工程建设,推进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崇明线、机场联络线建设,开展轨道交通19号线、26号线前期工作。推进龙水南路、隆昌路越江隧道等建设,配合浦东国际机场四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新辟、调整公交线路25条,新建公交候车亭50座。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推进浦东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建设,推动2.2平方公里区域土地收储、出让、配套道路建设等工作,确保站前综合体核心区内开工。全面推进“金色中环”建设。新开工项目61个,总投资804亿元,加快推进康德学校、金桥壹中心、科学之门等在建项目,前滩纽约大学、张江科学会堂、张杨路(罗山路~金桥路)改建工程等项目竣工。推动度假区各片区开发实质性突破。完成“疯狂动物城”片区项目竣工备案,建立健全各片区开发推进工作机制,推进西片区、北片区、南一片区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开展东片区规划前期研究。加强前滩中央活动区功能复合。加快龙阳路交通枢纽建设。“五彩滨江”推动服务、管理、价值三个提升工程。“创新走廊”赋能园区发展,推动形成更多千亿级、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落实全市五个新城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加快南汇新城节点城市建设,推动投资上规模、建设上水平、产业上能级。科学编制单元规划和重点区域控详规划,推进环滴水湖城市核心区建设,加快中运量T2、T6公交线路建设,全面启动5个综合能源项目建设。继续加快推进国际医学园区YXYQ-2片区、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园、周浦智慧产业园、三灶工业园区、轨道交通16号线周浦站周边地区、新兴产业片区书院区域SY001片区等项目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事宜(具体以市政府通过为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发展规划、建设规划、空间规划“三统一”、方案研究、腾地动迁、资源性指标“三同步”、工期管理、工程质量、投资控制“三加强”、参建单位责任意识、项目管理能力、考核奖惩力度“三提升”、部门联动、信息平台建设、立法保障“三协同”,全面推动政府投资提速度,上强度,增效益。进一步完善“五票”统筹,保障资源性指标“应供尽供”,努力实现从“自行筹措”向“主动供给”、从“就地就近找票”向“全区统筹供票”、从“单一配票”向“协同配票”转变。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区。持续增加绿林空间。推进碧云、森兰、三林、北蔡楔形绿地建设。推进沿北公园、汤巷公园、秀南公园和高科路公园等4个公园的改造提升,建设邻里绿地、月季园等6个口袋公园,全年新增公园45座。推进环外生态间隔带建设。力争新增绿地280公顷,建成60公里绿道和5万平方米立体绿化。全面推行林长制,有效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新造林面积不低于8000亩。不断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推进外环南河、中港河、外环运河、宣六港等10个项目完工。完成不少于辖区内河道岸线总长度30%的排污口排查、监测和溯源。完成海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和永久排放管工程。推进新一轮住宅小区雨污混接工程。加快雨水泵站和初雨调蓄池建设,力争花木1号泵站初雨调蓄池工程进度40%左右,康桥雨水泵站(含初雨调蓄池)工程进度40%左右,龙阳雨水泵站(含初雨调蓄池)工程基本完工。完成8个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单元建设,启动13个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单元建设。全面建成“陆家嘴水环”工程。41个国考、市考断面达到三类水及以上占比60%。继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全面完成工业企业VOCs2.0综合整治。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下。有效提升垃圾治理能级。增强垃圾收运处置能力,加快陈行、新场、三墩中转站项目开工建设,建成海滨资源再利用中心(3000吨/日)。完善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机制,巩固垃圾分类示范区实效,全区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深入推进市容环境难题顽症专项整治,完成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超过21公里,打造一批无架空线示范片区和示范道路。大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按照上海市碳达峰行动方案相关要求,编制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开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试点创建,推进交通工具向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工作,继续推进临港、金桥、张江、世博、前滩等低碳实践区绿色经济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市下达任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中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 S32公路、大治河沿线之间的中部地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重点打造中部乡村振兴示范带。全面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上海市绿色田园先行片区”等试点区、先行区创建,树立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共生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开展全域土地整理、全域风貌整理、全域环境整治等“三全试点”,在老港、周浦等地区率先试点全域土地整理。优化乡村风貌,实施一批小流域、小宅村、小队组、小组合、小风貌、小庭院等“六小”整治工程,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方阵。推进创建2个第四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2022年度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不少于6个美丽庭院建设特色型村。全面完成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实施方案8000户任务目标。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能级。推进高质量粮食生产发展、高品质蔬菜基地建设、高效益特色品牌提升、高科技数字农业支撑、高水平经营体系构建等“五高行动”计划。召开浦东现代农业全球招商发布会,吸引农业头部企业到浦东共同打造现代农业高地。加快推进高标准农业设施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高标准农业生产设施1000亩。推进惠南镇桥北村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等5个高标准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动蔬菜产业机器换人、绿色生产,推动生产基地与盒马、清美、叮咚等新零售企业合作,完善蔬菜全产业链。推进南汇水蜜桃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书院镇外灶村高标准花卉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数字农业”推广,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产销对接平台化、农业监管智慧化试点,推广“智慧稻田”应用。强化农业品牌建设,讲好浦东农业“品牌故事”,打造具有浦东特色的“绿色田园”品牌集群。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18.5万亩(水稻面积稳定在17万亩左右),保持6万亩常年菜田生产面积、蔬菜年总产量45万吨、绿叶菜年上市量27万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按照“存量盘活、增量做优、减量严控”原则,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供给。做优做大做强25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强化农业产业化联合化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联合体与集体经济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村集体资金增值管理、农村集体房屋资产公开租赁、农村集体土地公开流转管理。切实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权益。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2018-2022)各项目标任务。   6、坚持防风险、保平安,积累城市治理示范样板更多经验   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防范重大风险,深化整合三大治理平台,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全力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推进“城市大脑”迭代升级。持续引领“一网统管”智慧治理。围绕“用、融、通、智、效”,深化整合经济、社会、城市三大治理平台,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5G、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技术与各应用场景有机融合,建设全领域、全要素、全闭环的浦东智慧治理平台,形成区域治理目录。不断迭代完善要素字典,推动治理流程再造,加快部门业务整体数字化转型,实现“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域”,努力由“高效处置一件事”向“协同治理一个领域”转变。夯实“云、网、数、安、链、智”为重点的智慧城市数字底座,通过统筹纳管、集约建设、专业运营,打造支撑服务全区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体系。推进城市信息模型试点工作。启动新一轮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全球数据汇聚流转枢纽平台。深化公共数据治理和价值挖掘,制定2022年浦东新区公共数据开放清单。研究数据安全流动和资产交易的技术路径,建设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建立公共数据授权与管理制度,完善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机制,打破公共数据壁垒和数据孤岛,推动政企数据融合和应用创新,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全面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做实基本管理单元,健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深化研究城乡社区治理指数体系,在完善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社区治理情况的动态评估、预测和研判。深化“浦东社区治理达人”品牌项目,发掘培育基层治理典型,不断拓展正能量宣传,提升品牌效应。落实街镇主体责任,发挥“三会”实训室等载体阵地作用,引导居民在家门口有序参与治理,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健全多样化民主协商机制。建设以“智治通”为智能底座的社区智慧治理平台,精准把握社区治理要素和体征,实现“一屏研判”,持续深化基层治理“一张图”迭代升级。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   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稳定。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全力守护好上海“东大门”。始终坚持疫情防控无小事,注重防控细节。严格落实各项举措,坚决守牢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加强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不断优化防控措施,加强过程管控、闭环管理、实战演练。持续推进全程疫苗接种工作,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加强针接种,构筑免疫屏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做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推进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治理,持续开展仓储物流行业企业、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开展新一轮全区预案修编,按照演练经常化、实战化的要求,做好应急演练工作。稳步推进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完成2022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验收。继续推进智慧监管,加快推进食品生产过程智能化建设。依托新区联席会议,加快形成打击、防范、治理“三位一体”的“全社会反诈”格局。牢守金融风险防范底线。用好浦东金融风险全网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协同响应处置机制,全力推进P2P平台的清退清零工作,深入金融风险排查、投资者教育等工作,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深化平安浦东建设。积极争取创建市域治理现代化第一批示范城区和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食品药品、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和排查整治。持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加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守护好城市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康,打造安全韧性浦东。       附件:   1.2021年浦东新区承担市政府下达的实事项目进展情况   2.2021年浦东新区自定实事项目进展情况   3.2022年浦东新区为民办实事项目   4.名词解释   附件1   2021年浦东新区承担市府下达的实事项目进展情况   序号   责任单位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主要节点形象进度   1   区民政局   新增养老床位   新增1700张养老床位。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1814张床位。   2   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新建8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已完成。   3   新增认知症照护床位   改建45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555张床位。   4   新增社区老年助餐场所   新增30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33家。   5   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   开展2.5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13.6万人次。   6   为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的儿童提供支持服务   为36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的儿童提供支持服务。   已完成。   7   区教育局   在公办小学开展学生校内课后服务   在所有公办小学(含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开展学生校内课后服务。   已完成。   8   新增普惠性托育点   新增7个普惠性托育点(5个公办托幼一体园、2个民办托育园)。   已完成。   9   区建交委   新增公共充电桩、出租车示范站   新增公共充电桩2600 个,2个出租车示范站。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4438个充电桩,3个出租车示范站已建成。   10   新增公交线路中途站点实时到站信息预报服务   新增不少于10条公交线路实现中途站点实时到站信息预报服务。   已完成。   11   打造市级精品示范路   打造不少于5条市级精品示范路。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8条。   12   区消防支队   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为老旧小区内既有的 195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已完成。   13   区人社局   支持培养企业新型学徒   支持培养2300名企业新型学徒。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2933名。   14   区总工会   组织一线职工疗休养   组织8000名一线职工疗休养。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9626名。   15   建设园区(楼宇)健康服务点   建立10个园区(楼宇)健康服务点。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12家。   16   区卫生建康委   创建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   推荐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9家。   17   区科经委   家庭宽带用户免费提速   对2021年2月1日前已实现光纤到户的100兆带宽以下的18万户存量家庭宽带用户免费提速至100兆。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20万户。   18   区商务委   建设早餐工程示范点   推进39家早餐工程示范点建设。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43家。       附件2   2021年浦东新区自定实事项目进展情况   序号   责任单位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主要节点形象进度   1   区民政局   建设养老床位   新增 1700 张养老床位。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1814张床位。   2   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新建 8 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已完成。   3   建设老年人助餐点   新增 30 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33家。   4   新增老年日托所   新增潍坊街道浦东南路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张江镇申佳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惠南镇双店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等3家老年日托所。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6家。   5   新增认知症照护床位   改建 450 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555张床位。   6   区生态环境局   建设绿道   重点建设外环绿带、碧云楔形绿地、森兰楔形绿地、川杨河等25公里绿道。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40公里。   7   建设立体绿化建设   完成立体绿化建设5万平方米。   已完成。   8   老旧公园改造   完成泥城滨河文化公园改造、泾南公园设施改造和浦发公园设施改造。   已完成。   9   南汇南水厂深度处理改造   南汇南水厂增加深度处理设施,工艺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建设规模44万吨/日。   已完成。   10   河道环境改造   完成马家浜(川杨河-龙东大道)河道环境改造,主要包括新建绿化,新建改建防汛通道、亲水平台等。   已完成。   11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   完成350个分类投放点破袋、吸收、异味控制等设施配置,完成310个标准型、自助型可回收物服务点建设,完成6个标准化可回收中转站建设,完成3座小压站设施维修、设备更新。   已完成。   12   区农业农村委   建设美丽乡村   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增创10个美丽庭院特色型村。   已完成。   13   培育高素质农民   培育高素质农民300人,包括:培育一批以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业企业负责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一批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和服务的从业人员。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565人。   14   区建交委   旧住房综合整新   对120万平方米旧住房小区实施综合整新工程,包括:屋面、墙面、道路、楼道、绿化等项目。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123万平方米。   15   老旧电梯修理、更新、改造   对60台已投入使用15年以上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住宅小区电梯,按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分类实施修理、改造、更新。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65台。   16   新辟、调整公交线路   新辟、调整公交线路30条。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39条。   17   建设出租车候车站   建设出租车候车站16个。   已完成。   18   新建公交候车亭   新建100座公交候车亭。   已完成。   19   区市场监管局   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   为居民小区老旧电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计划完成200台居民小区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   已完成。   20   为市民免费提供食品快速检测   针对农药残留、瘦肉精等检测项目,运用快速检测技术方法,在食品药品科普站、市场监管快速检测实验室、集贸市场及超市快速检测实验室等场所,免费为市民开展蔬菜、水果、粮油制品、肉制品等食品的快速检测,及时筛查食品安全风险,全年预计提供免费检测1万件样品。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检测11200件。   21   区消防支队   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为部分小区安装100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已完成。   22   提升改造社区微型消防站   提升改造10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   已完成。   23   区商务委   菜场建设   新建、改建15家标准化菜场、2家生鲜菜店。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20家菜场、3家生鲜菜店。   24   早餐点建设   新增流动餐车10辆、支持建设早餐新模式(网定店取)网点20家。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12辆流动餐车,63个早餐网点。   25   区文体旅游局   公共运动场所建设   建设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个、市民球场10个、市民健身步道15条、市民益智健身点260个。   已完成。   26   公共文化资源配送   开展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服务,完成线下配送400场和线上配送100场,包含文艺演出、艺术导赏、文化讲座、展览展示和特色活动等,开展浦东公共文化配送工作进大居、进养老院、进校园、进商圈、进楼宇、进军营、进工地等相关活动,开展浦东社区百场市民纳凉晚会、文艺轻骑兵沿江沿海百村行和优秀文化团队百场大走亲活动,放映10000场公益电影。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电影放映19700场,演出663场。   27   区公安分局   交通信号设施改造   对15个交叉口新建交通信号灯控制设施及地下管线设施并部分新建复合视频检测器,对5个路段新建行人过街提示系统,对170个交叉口完善现有信号灯设施、整修地下管线,对60个交叉口进行规范接电改造工程,对80个交叉口进行光进铜退改造,对20个交叉口进行可变进口道改造。   已完成。   28   区教育局   新开办公建配套学校   新开办9所公建配套学校。   已完成。   29   区规划资源局   建设缤纷社区   在60个点位,选取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9类公共要素进行微更新,包括活力街巷、街角空间、口袋公园、慢行网络、公共设施、艺术空间、林荫街道、运动场所、透绿行动。   已完成。   30   区人社局   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   帮助124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1914名。   31   区卫生健康委   新建急救分站   新建高东和宣桥2个急救分站。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3个急救分站。   32   团区委   开设爱心暑托班   在全区开设60个爱心暑托班办班点,每个办班点开设2期,服务小学生3000余人次。   已完成。   33   区总工会   新建“爱心妈咪小屋”   在女职工集中的企事业单位、楼宇、商圈、园区等新建50家爱心妈咪小屋。   已完成。   34   区妇联   推进家政服务站巩固提升   评选浦东新区星级示范性家政服务站,培育浦东优质的家政服务品牌,为市民提供安心放心的家政服务,对已登记注册和签注的家政员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对5000名已登记家政员开展继续教育,巩固36个“家政员妇女之家”服务点的建设。   已完成。   35   区红十字会   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   在社区“家门口”服务示范站点等公共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AED)200台,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1台AED站点确保配备至少2名志愿者和5名救护员培训,常态化开展心肺复苏CPR和AED操作培训,做好部分AED质保到期延保服务、后期检查维护和区城运中心智能化管理的对接。   超额完成,实际完成安装236台自动体外除颤仪。       附件3   2022年浦东新区为民办实事项目       一、美丽浦东建设(3)   1、建设邻里绿地、川环南路口袋公园、东方路商城路口袋公园、月季园、桃林路口袋公园、拱极路政海路口袋公园等6个口袋公园;   2、对10个街镇开展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试点,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体验,拓展儿童人文参与空间,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3、对20个镇125个村1041个队组48153个庭院进行杆线序化整治工作。   二、绿色浦东建设(4)   1、建成25公里绿道;   2、对部分区管河道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工程内容涉及新建护岸、防汛通道、绿化、护栏、亲水平台等;   3、对10所小压站土建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新;   4、对17座设施陈旧的固定公厕进行功能提升,优化布局,增加人性化服务设施。   三、老旧小区改造(6)   1、完成120万平方米旧住房小区综合整新工程;   2、为部分小区安装120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3、为6个老旧小区新建预设消防供水系统;   4、完成200台居民小区老旧电梯安全检测评估;   5、对存在安全隐患的60台居民小区老旧电梯,分类实施修理、改造、更新;   6、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小区100台电梯加装。   四、15分钟服务圈建设(4)   1、新建、改建标准化菜场(含智慧菜场)15家、生鲜菜店2家;   2、支持建设早餐新模式(网订店取)网点20家,创建早餐示范店40家;   3、建设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个,市民健身驿站4个,长者运动之家5个,市民多功能运动场8个,市民健身步道12条,市民健身苑点100个;   4、开展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服务,完成线下配送450场和线上配送50场,放映公益电影10000场。   五、教育资源配置(2)   1、新开办10所公建配套学校;   2、开设60个爱心暑托班。   六、卫生与健康服务(2)   1、新建上钢、新场、万祥3个急救分站;   2、在社区“家门口”服务示范站点等公共场所安装20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6)   1、新设1000张养老床位;   2、新建8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3、新建10家老年人助餐点;   4、新增3家老年日间服务中心;   5、完成200张认知症障碍床位改造;   6、完成500户适老化改造。   八、道路交通服务(4)   1、新辟、调整公交线路25条;   2、新建50座公交候车亭;   3、对10座人行天桥加装21座电梯;   4、针对70处交叉口完善现有信号灯设施和地下管线整修,针对50处交叉口信号灯增设信号灯故障检测系统,针对15处交叉口新建交通信号灯控制设施及地下管线设施,针对10处路段、交叉口新建行人过街提示系统,针对15处路段、交叉口进行可变进口道、潮汐车道改造。   九、就业和培训工作(4)   1、帮助124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   2、实施经营型、生产型、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分类培训600人次,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   3、完善提升为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免费提供多个大类的农业种养技术指导以及产销信息、天气灾害预警、培训体验、涉农查询、农技推广等服务;   4、推进家政服务站巩固提升,对5000名家政员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   十、女性群体关怀(1)   1、在女职工集中的企事业单位、楼宇、商圈、园区等新建50家“爱心妈咪小屋”。           附件4   名词解释       1、“6+2+1”法治保障成果。《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领域非现场执法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退出若干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企业破产制度若干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等6部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上海市数据条例》2部上海市地方性法规中“浦东专章”和《浦东新区关于率先构建经济、社会、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1项管理措施。   2、“1+X+Y”专班机制。“1”是一个区级综合协调组,“X”是区级委办局工作组,“Y”包括各片区管理局和镇稳增长工作专班。   3、“五个一批”。一批大科学设施项目、一批创新转化平台项目、一批城市功能项目、一批设施生态项目、一批产业提升项目。   4、“民心工程”。浦东新区18 项民心工程,包括旧区改造工程、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建设工程、早餐工程、停车难综合治理工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便民就医工程、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程、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程、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城中村”改造、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工程、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缤纷社区建设工程、绿道建设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和部分小区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工程。   5、“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浦东新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关于浦东新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6、“15分钟服务圈”。以社区为单位,以居村委为起点,按照城市地区、城镇化地区、远郊地区划分,并结合现状交通路网,在15分钟慢行区域范围内配置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绿地、交通、托育、商业等9个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此项工作已列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   7、“三大任务、一大平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要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三项重大任务和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大平台。   8、“四大品牌”。“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   9、“五个新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在研究市域空间结构时,选取了位于重要区域廊道上、发展基础较好的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要求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10、“五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   11、“四大功能”。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12、“五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创中心。   13、“六个重大”。一批重大改革任务、一批重大支持政策、一批重大平台项目、一批重大功能引领计划、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一批重大法治保障需求。   14、大飞机“一谷一园”。大飞机创新谷和祝桥航空产业园。   15、机器人“一园一谷”。金桥机器人产业园和张江机器人谷。   16、“七大引领工程”“八大赋能行动”。信仰信念引领工程、创新发展引领工程、文明创建引领工程、文化软实力引领工程、标杆治理引领工程、品质生活引领工程、绿色生态引领工程;法治保障赋能行动、智慧治理赋能行动、志愿者服务赋能行动、行业引领赋能行动、市民修身赋能行动、最美典型赋能行动、公益宣传赋能行动、网络清朗赋能行动。

Copyright © 2014-2024 星空体育平台旅行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141201号-1